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是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提升卫生健康领域基层党建水平质量。二是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与党建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三是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行业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筑牢廉政防线,整治行业不正之风,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二、持续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医疗资源,大力推进“五位一体”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积极筹建龙兴街道璜源山社区卫生服务站,持续跟进协调辖区内重点医疗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抓好医疗卫生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卫生应急、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等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三、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奋力推进生米中心卫生院危房处置项目落地落实,通过异地搬迁彻底消除门诊楼和老住院部楼C级危房给职工及患者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改善辖区及周边群众就医环境,进一步提升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四、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做好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乙类乙管”的基本防控策略,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疫情风险评估,做好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快“五合一”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健全组织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等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五、深入开展健康红谷滩建设。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健康红谷滩行动,组织召开健康红谷滩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有力有序做好建设工作。切实推动“4+2+2”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打造,使得每个中心卫生院至少能提供一项优质的特色服务。发挥基层医疗的特色及优势,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常态长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六、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持续打造基层中医药服务特色,积极推动生米中心卫生院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医疗合作项目,加快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市级示范中医馆和热敏灸项目建设。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普宣讲队伍作用,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讲,营造良好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应用中医药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七、抓好人口家庭发展工作。以全面三孩政策为引领,积极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宣传。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抓手,优化政策生育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满足不同层次的托育需求,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持续开展适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托幼机构健康体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儿童健康保健、三病管理、预防出生缺陷、免费婚孕检、城镇“两癌筛查”、困难家庭妇女基因检测等常规工作。
八、强化卫生健康综合监管。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继续做好“信用+综合监管”工作。做好国家“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强化社会监督。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环境、消毒产品标签虚假宣传、夸大效果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强化对医疗机构非法执业等方面的处罚力度。深入学习与宣传与卫生健康事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观念。
九、抓好安全生产稳定工作。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查找整改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