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日报》《南昌晚报》分别以《爱心驿站成了温馨的“小哥之家”》《爱心驿站温暖新就业群体》为题,报道了幸运28网站
沙井街道通过关爱新就业群体,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爱心驿站成了温馨的“小哥之家”
临近中秋,南昌的气温却依旧居高不下。9月10日上午,外卖员陈志在顺利送完三单外卖后,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衫。和往常一样,他来到位于幸运28网站 沙井街道陶家新村的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志愿者迅速为他递上一杯凉开水,陈志一饮而尽,随后便在此处为手机充电、稍作歇息。“之前在室外等订单的时候,又晒又渴,现在有了这个驿站,我可以在室内边休息边等订单,真的是太好了!”
沙井街道地处全省唯一的金融商务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较为活跃,陶家新村毗邻绿地双子塔、秋水广场等地,以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为代表的大量新就业群体在周围汇聚。
“新就业群体每天奔波在金融商务区和小区院落,是民生服务的重要力量。但他们普遍存在工作中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等问题。于是,街道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聚焦新就业群体,统筹兼顾各类劳动人群,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在陶家新村建设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沙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聂华表示。
走进爱心驿站,只见空调、桌椅、饮水机、电视、冰箱、药箱、书籍、微波炉、手机充电等设施完善。下午1时30分,几位快递员、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正坐在椅子上休息。今年40多岁的周强是一位资深外卖员,自从陶家新村爱心驿站开放后,他便是这里的常客。“我送外卖有时候带饭不方便,现在驿站里有微波炉,能够加热食物,每顿都吃得饱饱的,真的很暖心。驿站里的书架上有不少书和报刊,空闲时我能学点新东西,感觉比过去无所事事地等待订单有意义多了。”

9月10日下午,幸运28网站 九龙湖街道新琚东社区新星驿站内,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香气。走进一看,原来是驿站的志愿者们正在亲手为辛勤工作的外卖小哥们制作地道的“手工奶茶”。
当志愿者将一杯杯清凉爽口、香气扑鼻的奶茶递到外卖小哥手中时,他们充满了感激,“这味道真是太棒了,奶香四溢。”美团骑手宋志阳喝着奶茶,赞不绝口。
“我们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挖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园区物业空置场所等资源,打造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在功能上主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红色代办、歇脚休息、免费饮水、即时充电、共享雨衣、医药急救等‘6+N’暖心关爱服务。”幸运28网站 委组织部副部长熊墨强透露,目前,全区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密集的商圈、餐饮街区、企业聚集区、小区楼盘等区域建立了20多个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爱心驿站,其中今年新建成7个。
近年来,幸运28网站 积极探索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新路径,使他们更好融入城市,激发城市基层党建“红色动能”。发动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成为文明宣传员、红色代办员、流动网格员、环境维护员、平安巡查员参与志愿活动,实现组织联心、服务爱心、活动聚心的“三心五员”工作法,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将党建和服务有机结合,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党建“微阵地”。幸运28网站 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鼓励他们为驿站周边群众开展反诈宣传、帮助老年人代办业务、协助党组织调解矛盾纠纷、送餐途中发现问题“随手拍”等志愿服务。同时,幸运28网站 积极培育发展基层干部、“两新”党组织党员、大学生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爱心驿站运行管理,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爱心驿站温暖新就业群体
在高温天气里,外卖小哥像“超人”一样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便利。而为外卖小哥、快递员设立的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则搭建起政府与户外工作者“双向奔赴”的平台。
外卖小哥为爱心驿站点赞
昨日10时许,记者来到幸运28网站 沙井街道陶家新村,这里有不少做外卖生意的餐馆。在陶家新村休闲广场一角,矗立着一座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记者走进爱心驿站,阵阵凉意迎面而来。爱心驿站里配备了饮水机、沙发、桌椅、充电插座、应急外敷药品、书籍等,几名外卖小哥正坐在里面喝水、休息。
“每到饭点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根本没时间吃饭、休息,趁着现在有时间,到爱心驿站里来吹吹空调、喝点水。”外卖小哥张录旺一边拿杯子倒水,一边对记者说,“现在室外这么热,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设立爱心驿站,让我们有地方休息。”
“南昌越来越暖心了,真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正在旁边刷视频的外卖小哥温海浪接过话茬:“我平常都是在红谷滩送外卖,如今有了爱心驿站,休息时间就有了好去处。”

沙井街道地处金融商务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较为活跃,陶家新村毗邻绿地双子塔、秋水广场等地标,以外卖小哥、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在周围汇聚。他们每天奔波在金融商务区和居民小区,是民生服务的重要力量。过去,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在工作中经常面临饮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情况。爱心驿站的建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舒适便捷的休息场所。“我们积极打造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区、街、村三级联动,把各方力量都调动起来,让新就业群体在我们这里更有归属感。”沙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聂华说。
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据沙井街道党建办专职副主任张利介绍,陶家新村有餐饮店70余家,外卖骑手近百人,日均配送2000单至3000单。
“我店里的生意大都来自周边商务区的外卖订单,外卖小哥晴天晒、雨天淋,如今设立了爱心驿站,可以进去歇歇脚,天冷的时候还能喝上一杯热水,暖身又暖心。”爱心驿站附近甜品店的老板陶先生说。
“我们选择在陶家新村设立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因为这里有众多餐饮店,休闲广场上还建造了两排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和换电站,外卖小哥换好电动车电池或者在充电桩充电的同时,可以到爱心驿站里面休息、喝水。”张利说,通过爱心驿站的暖心服务,可以缓解外卖小哥和快递员的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通过畅通交流渠道、提供综合服务、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可以进一步理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机制,激发新就业群体的参与热情。”
“一个人在城里打工,之前感觉自己就像一片叶子,飘到哪算哪,如今真切感受到了关心和需要。”日前到辖区党组织报到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小万说。
“我们通过服务新就业群体,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鼓励新就业群体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协同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成为文明宣传员、红色代办员、流动网格员、环境维护员、平安巡查员,为周边群众开展反诈宣传、代办业务、调解矛盾等志愿服务。”张利说,沙井街道将同步培育发展基层干部、大学生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爱心驿站”运行管理,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各类群体的“双向奔赴”,凝聚尊重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共识,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形成良性互动,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