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伟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缓解血液供需矛盾保障群众健康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并综合区教体局意见后,现答复如下:
您在议案中提到当前血液资源供不应求,血液库存紧张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用血需求,我们深表同意,我委在收到您的此项建议后,高度重视并认同您的观点及建议,及时对接联系区红十字会、工会、共青团征求相关意见,现就您提出的建议,我委联合相关部门,现将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
(一)全媒体联动宣传
1、线上:联合本地政务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微信视频号)制作科普短视频,邀请医护人员、献血榜样讲述献血故事,发起#热血红谷滩#话题互动。
2、线下:在社区公告栏、医院大厅、公交站台投放公益广告,突出“献血无损健康”“一袋血救一条命”等科学理念。
3、教育渗透:与辖区内各级学校合作,将献血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开展“献血知识竞赛”,通过学分奖励鼓励参与。
(二)主题宣传活动
1、固定“献血宣传月”(如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前后),联合红十字会、公益组织举办献血故事分享会、献血科普展览,并邀请媒体全程报道。
2、推出“家庭献血日”活动,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颁发“爱心家庭”荣誉证书,增强仪式感。
(三)精准人群动员
1、针对公职人员、党员、青年群体定向宣传,联合机关单位、团委开展“党员先锋献热血”活动,发挥示范作用。
2、对既往献血者发送个性化短信,推送献血科普及政策更新,维系长期联系。
二、拓宽群众无偿献血渠道
(一)优化固定献血点布局
1、在万达广场、地铁枢纽等人流密集区献血屋增设空调、饮水机等设施,延长服务时间至晚间及周末。
2、探索开通献血点实时人流查询功能,通过政务小程序公示各点位排队情况,减少等待时间。
(二)移动献血车“五进”服务
1、制定年度巡回计划,推动献血车“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进商圈、进乡村”,尤其针对偏远乡镇每月定点服务1次,提供免费血型检测等便民服务。
2、与企业合作推行“弹性献血假”,允许员工在上班时间参与献血,计入公益工时。
(三)数字化平台赋能
1、开发“红谷滩热血通”微信小程序,集成预约献血、电子献血证、结果查询、积分兑换等功能,献血者可凭积分兑换体检套餐、景区门票等福利。
2、对接政务大数据,向符合献血条件的居民(如近期体检健康者)推送定向邀约信息。
三、尊重献血者,保护献血者积极性
(一)完善献血者关怀体系
1、物质回馈:与本地商家(如超市、餐饮)合作,献血当日可凭电子献血证享受消费折扣;年度献血超3次者赠送家庭急救包。
2、精神激励:每年评选“红谷滩热血之星”,在区级媒体专题报道;为累计献血超1000毫升者颁发刻名纪念章。
(二)优化献血服务流程
1、推行“无感化”服务:采用电子签名、人脸识别等技术简化登记流程;献血后自动发送电子感谢信及血液检测结果。
2、建立献血后随访机制:48小时内短信问候,1周内电话回访身体状况,对首次献血者提供一对一咨询。
(三)建立投诉响应与权益保障机制
1、设立献血服务专线,24小时内响应投诉建议,定期公开改进措施。
2、为献血者购买意外保险,若献血后发生晕厥等意外情况,提供免费就医通道及误工补贴。
四、实施保障
(一)部门协同:联合宣传部门、街道办、企事业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纳入年度考核。
(二)数据监测:每月分析献血人次、血液库存、投诉率等数据,动态调整策略。
(三)政策支持:推动将无偿献血纳入文明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参考,强化制度激励。
以上计划举措兼顾宣传广度、服务便利性与人文关怀,可系统性提升区域献血参与度与血液保障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血液供需问题的关注,谨代表我委向您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